hangyexinwen 行业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阀门日常维护保养综合指南
2025-07-08

阀门日常维护保养综合指南

阀门作为工业流体系统中的关键控制元件,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、效率与成本。据统计,工业装置中高达30%的泄漏事故源于阀门故障,而有效的日常维护可显著降低故障率,延长使用寿命30%-50%。本指南旨在提供一套系统、实用的阀门日常维护保养方案。


一、阀门日常维护的重要性

  • 保障安全运行: 防止泄漏(介质外泄、内漏)、避免超压、失控,杜绝火灾、爆炸、中毒等恶性事故。

  • 确保工艺稳定: 维持精确的流量、压力、温度控制,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连续性。

  • 延长使用寿命: 减少磨损、腐蚀、卡涩,延缓部件老化,避免过早更换。

  • 降低运营成本: 减少非计划停车损失,节约维修费用和备件成本,降低能源消耗(如内漏导致的介质损失)。

  • 符合法规要求: 满足安全、环保、特种设备管理等相关法规和标准。


二、阀门日常维护保养核心内容

(一) 日常巡检与监测 (操作人员)

  • 频率: 至少每班次一次,关键阀门或恶劣工况下需增加频次。

  • 主要内容:

    • 手动阀门: 观察手轮/手柄是否完好,尝试轻微转动(非操作时)是否异常卡涩(切勿强行操作运行中阀门)。检查阀位指示是否清晰、准确。

    • 自动阀门 (气动/电动/液动): 观察执行机构外观是否完好,气源压力/电源电压是否正常(查看仪表),定位器/限位开关等附件状态。检查动作时有无异响、振动过大、动作迟缓或不动作现象。核对阀位反馈信号与控制室指示是否一致。

    • 检查阀门本体及连接管道有无严重锈蚀、油漆剥落、机械损伤、变形。

    • 检查保温/保冷层是否完好(如有)。

    • 检查铭牌是否清晰、完好。

    • 外部泄漏: 重点检查阀杆填料函、阀体与阀盖连接处、法兰连接处、阀体本体(尤其腐蚀易发区)、排放口/排污口。观察是否有油渍、水迹、结晶、气泡(肥皂水检测)、异味或介质滴落/喷射。使用便携式VOC检测仪或超声波检漏仪辅助。

    • 内部泄漏: 通过下游温度、压力、流量异常变化判断;对于切断阀,可在关闭状态下观察下游压力表是否持续上升(系统允许时)。

    1. 泄漏检查:

    2. 外观状态:

    3. 运行状态:

    4. 环境检查: 阀门周围有无积水、油污、杂物堆积?是否存在异常振动源?安全通道是否畅通?

(二) 定期维护保养项目 (维修人员/专业工程师)

维护项目主要内容与步骤推荐周期注意事项
清洁清除阀门表面及周围的油污、灰尘、杂物、结晶物。使用压缩空气吹扫或软布擦拭。保持阀门及附件清洁干燥。每周至每月避免使用强腐蚀性清洁剂。防止异物进入阀腔或附件。
润滑阀杆/填料函: 向注脂嘴加注规定牌号的润滑脂(如EP极压锂基脂),直至旧脂被挤出(清洁后擦去)。无注脂嘴的,需定期拆开保养。
蜗轮蜗杆/齿轮箱: 检查油位/油质,补充或更换指定润滑油(脂)。
轴承/活动部件: 按规定加注润滑剂。
每月至每季度 (根据工况)必须使用阀门制造商指定的润滑剂! 过量注脂可能导致阀座污染或执行机构过载。
填料函维护检查填料压盖螺栓是否均匀紧固。轻微外漏时,可尝试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且系统无压或低压下,缓慢、交替、均匀地紧固压盖螺母(每次1/6圈)。若无效或泄漏严重,需计划更换填料。发现泄漏时处理严禁带压大力紧固! 可能导致阀杆抱死或填料损坏加剧。
螺栓紧固检查并重新紧固阀体与阀盖连接螺栓、法兰连接螺栓(按十字交叉顺序)、支架螺栓等。用力矩扳手按标准扭矩值操作。每半年至每年使用正确的扭矩值,避免过紧导致螺纹损坏或法兰变形。
手动操作测试对于不常操作的阀门(尤其是备用阀、旁路阀、紧急切断阀),进行全开->全关->开度50%->全关->全开的完整操作循环数次,检查动作是否灵活平稳,有无卡涩、异响。操作后恢复到规定状态。每季度至每半年确认系统允许操作! 注意操作力是否异常增大。
排污/排放对阀腔底部设有排污/排放丝堵的阀门(如下阀盖式截止阀、球阀),在系统允许且安全可控的前提下,定期打开丝堵排放积液、沉积物。根据介质清洁度严格遵守安全规程! 佩戴PPE,缓慢操作,确认介质性质及排放去向。
执行机构维护气动: 检查过滤减压阀排水、油雾器油位/滴油量;检查气缸、膜片有无泄漏;润滑活动部件。
电动: 检查电机运行声音、温度;检查齿轮箱油位/油质;检查限位开关、力矩开关、接线端子。
液动: 检查液压油油位/油质、管路泄漏、油泵运行。
每季度至每半年参照执行机构制造商手册进行。
附件检查检查定位器、电磁阀、限位开关、位置变送器、安全栅等附件的工作状态、接线、固定是否牢靠。每季度至每半年
防腐/补漆清除锈迹,打磨光滑,涂抹底漆和与原有颜色一致的防腐面漆。检查并修复破损的保温/保冷层。按需/每年检查使用耐介质、耐温的专用油漆。

(三) 针对特殊阀门的额外维护要点

  • 调节阀:

    • 重点维护定位器、I/P转换器、阀位反馈装置。

    • 定期检查并校准行程零点、满量程。

    • 关注阀芯、阀座的磨损情况(可通过流量特性变化判断)。

  • 安全阀/泄压阀:

    • 严禁在线调整或测试!

    • 按国家法规和制造商要求,定期(通常每年至少一次)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校验和铅封。

    • 日常检查其出口管道是否畅通、支撑牢固,有无泄漏痕迹。

  • 止回阀:

    • 关注阀瓣(阀芯)动作是否灵活,有无卡阻、异响。

    • 检查弹簧状态(对弹簧式)。

    • 在可能积存杂质的地方,增加清洁/排污频次。

  • 波纹管密封阀:

    • 日常巡检特别注意波纹管有无压痕、扭曲、开裂等机械损伤迹象。

    • 避免过度操作行程和超压。

  • 低温阀:

    • 严格保证保冷层完好、干燥。

    • 操作前需充分预冷,操作动作应平缓。

    • 关注阀杆填料在低温下的密封性能。

(四) 阀门常见故障的早期识别与处理

故障现象可能原因初步处理/检查方向维护建议
填料函泄漏填料磨损、老化、干涸;压盖松动;阀杆划伤或腐蚀。低压下尝试均匀紧固压盖(方法见前文)。若无效或泄漏大,准备更换填料。加强定期润滑;及时处理微小泄漏避免恶化;更换时选用合适填料,规范安装。
阀门外漏阀体/阀盖砂眼或裂纹;法兰垫片失效;连接螺栓松动或断裂;阀体腐蚀穿孔。立即报告!设置警戒区域。尝试紧固法兰螺栓(极度谨慎,仅微小泄漏且安全可控时)。日常加强外观检查;定期紧固螺栓;严重腐蚀环境考虑升级材质或防腐措施。
阀门内漏阀座密封面损坏(冲蚀、划伤、腐蚀);阀芯损坏或变形;密封面有杂质;关闭不到位(如阀杆弯曲)。尝试反复开关数次冲走杂质。检查执行机构行程是否到位。确保介质清洁(过滤器);操作到位避免“半开半关”造成冲蚀;定期维护阀座阀芯。
操作卡涩/费力阀杆弯曲;填料过紧或干涸;阀杆螺纹/螺母损坏或脏污;阀腔内有杂质或结晶;轴承/蜗轮损坏;执行机构故障。先尝试润滑阀杆和填料函。确认执行机构正常。加强润滑;定期手动活动备用阀;避免野蛮操作;清除异物。
执行机构不动作/动作异常气源/电源故障;信号问题;电磁阀/定位器故障;气缸/膜片泄漏;齿轮/连杆卡死或损坏;过载(力矩开关跳)。检查动力源(气压、电压);检查信号线路;检查附件状态;手动切换检查机构是否卡死。定期维护执行机构附件;确保动力源稳定洁净;检查并调整行程/力矩开关。

三、维护保养的安全操作规程

  1. 能量隔离 (Lockout/Tagout): 在进行任何可能接触介质或需要拆卸的维护工作(如更换填料、紧固阀盖螺栓、拆卸阀门)前,必须严格执行上锁挂签程序,切断并隔离介质来源(关闭上游阀、下游阀),释放管道压力(通过安全泄放点),排空介质(特别是高温、有毒、易燃易爆、腐蚀性介质),确保系统处于安全零能量状态。

  2. 个人防护装备 (PPE): 根据阀门处理的介质特性(温度、压力、毒性、腐蚀性)和作业内容,必须佩戴合适的PPE,包括但不限于:安全眼镜/面罩、安全帽、防护手套(耐化学/防割)、防护服(耐酸碱/阻燃)、安全鞋、呼吸防护器具(防尘/防毒面具、空气呼吸器)等。

  3. 工作许可: 涉及高风险作业(如进入受限空间、动火作业、处理高危介质)时,必须办理相应的工作许可证,经审批并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。

  4. 操作禁令:

    • 严禁带压操作: 绝不允许在系统带压状态下尝试拆卸阀门、紧固阀盖螺栓或进行其他非日常检查的操作。

    • 严禁超力矩操作: 使用扳手等工具时,避免用力过猛损坏螺纹、阀杆或阀门部件。使用力矩扳手按规范操作。

    • 严禁使用不匹配工具: 使用尺寸合适的工具,避免打滑或损坏紧固件。

  5. 环境通风: 在室内或通风不良区域处理易挥发、有毒有害介质时,确保作业区域有良好通风。

  6. 应急准备: 熟悉作业区域应急设施(洗眼器、淋浴器、灭火器)位置和使用方法。制定应急预案并确保通讯畅通。


四、建立有效的阀门维护管理体系

  1. 阀门台账与档案: 建立包含阀门位号、型号、规格、制造商、材质、使用位置、介质、设计参数、维护历史、备件信息等完整信息的数据库。

  2. 维护计划与工单: 基于阀门重要性、工况和历史故障率,制定详细的预防性维护(PM)计划(日检、周检、月检、年检内容),通过工单系统触发、跟踪和记录维护任务。

  3. 标准化作业程序 (SOP): 为关键维护操作(如更换填料、执行机构维护、安全阀离线校验)制定详细的、图文并茂的SOP,确保操作规范统一。

  4. 备件管理: 识别关键易损件(填料、垫片、密封圈、阀座/阀芯组件、轴承、常用规格螺栓等),设定合理的安全库存,确保备件质量(原厂或合格替代品)。

  5. 人员培训: 定期对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阀门结构、原理、维护保养知识、安全规程、SOP以及应急处理的培训与考核。

  6. 维护记录与分析: 详细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内容、发现的问题、采取的措施、更换的备件、执行人员等信息。定期统计分析故障模式、根本原因(RCA)、维护成本,用于优化维护策略、备件计划和设备选型。

  7. 状态监测应用: 对关键阀门,考虑应用振动分析、红外热成像、声发射、在线泄漏检测等状态监测技术,实现预测性维护(PdM)。


五、常用工具与耗材

  • 工具: 活动扳手、开口扳手、梅花扳手、套筒扳手、力矩扳手、螺丝刀(一字/十字)、铜棒/木锤、注脂枪(手动/气动)、钢丝刷、刮刀、润滑油壶、测量工具(卡尺、深度尺)、便携式检漏仪(可燃气体/VOC/超声波)、万用表、听音棒。

  • 耗材: 制造商指定牌号的润滑脂润滑油盘根填料垫片、O型圈、螺栓螺母、阀门清洗剂、除锈剂、底漆/面漆、棉纱、无尘布。


结语

阀门虽小,责任重大。系统化、规范化的日常维护保养绝非小事,而是保障装置安全、稳定、长周期、满负荷、优质运行的基石。通过严格执行本指南所述内容,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,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优化,企业可有效降低阀门故障率,减少非计划停车,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水平。切记:每一次规范的巡检、每一次正确的润滑、每一次安全的操作,都是对装置平稳运行的坚实守护。

文档说明:

  • 适用性: 本指南适用于通用工业阀门(闸阀、截止阀、球阀、蝶阀、止回阀、调节阀等)的日常维护保养。特殊阀门(如超高压、超低温、核级)需参考其专用规范。

  • 优先级: 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。任何维护操作必须在安全条件得到确认后方可进行。

  • 依据: 维护周期、润滑剂型号、力矩值等关键信息必须以阀门制造商的维护手册或技术规范为准。本指南提供通用性建议。

  • 动态调整: 实际维护周期应根据阀门的具体工作环境(腐蚀性、磨损性、温度、压力、操作频率)、介质特性以及历史运行状况进行动态调整。